首页 > 内容组 > 首页导读

不比做屋,只比读书——这个村比成了“荆州博士第一村”

发布日期: 2020-06-16

信息来源: 中国松滋政府门户网站

斯家场镇姜家岭村地处斯家场集镇周边,“六山一水三分田”,属于典型的丘陵乡村。

全村国土面积5.32平方公里,9个村民小组282户1058人,其中,党员41人。近二十年来,姜家岭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传承弘扬“晴耕雨读、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着眼长远、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以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这个仅千余人的小山村已累计为国家培养出博士生11人、硕士研究生32人、大学毕业生171人,享有荆州“博士第一村”的美誉。

劝学读书作为发展支点

“正底子形四面坡,南北二河不通过;天旱半月无水喝,有女不嫁穷山窝”,这是18年前姜家岭村的真实写照。该村地形条件恶劣、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村民在家依靠传统农业种植增收致富几无可能,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而辛苦换来的血汗钱又投入在一年住不了几次的新房里。

面对村里“房子越盖越好”却“荒田越来越多、资源匮乏、资产稀缺、发展乏力”的窘况,2002年,以梅启新为首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深刻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制定长远规划,引导群众彻底摒弃不良攀比风气,“不比做屋,只比读书”。

在深入走访党员群众的基础上,村“两委”班子成员首先统一思想,明确提出“党建引领、支部带头,教育兴村、产业富村”的工作思路和“用20年的时间,每户培养一名大学生”的奋斗目标。随后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上,面对激烈争论,支部书记梅启新释疑解惑、耐心引导,终使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达成共识:教育是彻底改变个人命运的关键、是助推村级长远发展的支点,摆在姜家岭村面前最好的发展路径唯有崇文重教、尊知尚学。

多措并举推动崇文重教

蓝图既定,关键在干。姜家岭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近20年来,“两委”班子保持大稳定、小调整,坚持逢会必讲教育、逢人必劝读书,团结一心持续强化教育兴村理念。

全村38 户党员家庭累计教育培养出大学生25 人、研究生9 人,博士生4 人,支部书记梅启新的儿子也成功考取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持续营造兴教氛围,将崇文重教理念纳入村规民约,村口醒目位置树立“励学门”,上书对联“莘莘学子为中华崛起苦读拳拳爱心将人才培养勤耕”,“父老乡亲姊妹照看有我祖国繁荣家乡建设靠你”,村部广场开辟专栏,每年将考取大学的学子名册张榜公布;不断完善奖学制度,压缩一切不必要的支出筹措资金设立教育基金,20年如一日对考取大学的学子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目前,对考取博士的助学金达到3000 元,考取硕士研究生奖励2000 元,考取大学奖励1000 元)。

2019年投资30万元建成高标准红色阵地,专门打造“博士馆”;注重强化助学风尚,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每年寒暑假期间组织大专院校学生回村开办助学班,对“留守儿童”集中进行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10 余年来,村“两委”累计筹措资金3 万余元,帮助5 名困难学子完成求学梦想,全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连续32年为零。

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

近20 年来,姜家岭村持续实践崇文重教,不断涵养乐学家风,引领促进乡风转变,收到了丰厚“回报”,结出了累累硕果。

通过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公婆”、“法治光荣户”、“十星级文明户”、“党员模范之家”等评选活动,不仅人居环境整治、决战脱贫攻坚等基础工作推进更加顺利,乡村治理也得到极大改善,近10 年姜家岭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例越级上访,村内没有一处麻将馆,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向善。

接连开展多年返乡人员恳谈会,定期交流沟通的微信群在村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节点发挥作用,毕业后事业有成的大学生付威、汪洪元主动捐资10 万元,帮助村里兴修公路;覃峰、斯尚金等捐资4 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激励后学;在省直部门和武汉市担任领导职务的博士张忠斌、张忠军兄弟,积极帮助村里协调联系争取项目,支持村级发展。

在崇文重教、劝学读书成功经验的启示下,村“两委”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坚持既富群众脑袋、又富村级口袋。2017 年,村集体成立“金灿”油茶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计划发展油茶产业1000 亩,现已开发建设基地300 亩,丰产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 万元。2020 年还计划新建“博士书院”,扩大农家书屋,弘扬厚植耕读文化。

如今的姜家岭,“不和别人比现在,只和别人比未来”、“不与别人比做屋,只与别人比读书”的价值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村民争相重视教育、投入教育蔚然成风,依托加速澎湃的人才支撑、逐渐厚实的产业底盘,姜家岭村正朝着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