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泛白,王家桥镇龙王井村6组的覃兆琼家就热闹了起来:200只鸡一齐喧闹,这个曾经被贫困笼罩的家庭瞬间充满生机。
覃兆琼今年54岁,年轻时和丈夫一起做猪贩子、收粮食的小生意,日子精打细算,倒还过得去。
可是,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27岁那年,覃兆琼突患多发性大动脉炎,导致她双目失明。世界一下子灰暗,家庭的重担压在了丈夫一人肩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4年的一天,“顶梁柱”丈夫因过度劳累,导致中风偏瘫。虽经康复能够缓慢行动,但已失去了劳动能力。
自己一级视力残疾,丈夫三级伤残……远亲近邻们都为她家感到发愁:“要脱贫,得等到猴年马月啊!”没想到,这才2017“鸡年”,覃兆琼一家就实现了脱贫的愿望。
2014年9月,龙王井村将她家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春风,吹到了覃兆琼家。
后院养鸡
如何帮助他们脱贫呢?覃兆琼的帮扶人——市环保局干部万世翠和村支部书记罗公全,都为这件事发起了愁。“不如让他们重操旧业,继续做养殖业。”一次次的走访看望后,万世翠因情制宜,为她们送去了100尾鱼苗、200只鸡苗。村里还帮忙他们平整10亩土地种植油茶,还开挖了堰塘。
“他给我做眼睛,我就给他做手、做脚……”每天太阳朝升夕落,覃兆琼就和丈夫默契配合:丈夫去给屋后院的200只鸡喂食,覃兆琼就搀扶着;覃兆琼要去菜园子里摘菜准备烧火做饭,丈夫就牵着她为其引路……
1年时间,覃兆琼两口子通过自己的双手,又一次看到了往日的美满。通过夫妻两人的努力经营,靠卖鸡的收入和低保及残疾补助,全家可支配收入近万元,一家正式脱贫出列。“通过党和政府的帮助,我们也自力更生,感觉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劲了,往后奔也信心十足。”覃兆琼咧着嘴笑了。
有了奔头,就有了劲头。龙王井村村支部书记罗公全说,“今年,她们有信心再发展3亩樟树苗木基地,已经向我们申请了小额贷款,我们正在办理之中。”(赵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