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位于南海镇松滋市智科农服专业合作社的千亩油菜田里,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植保无人机正在低空平稳飞行,伴随着“嗡嗡”的旋翼转动声,细密的农药被均匀地播撒向田间。
当前,我市大部分油菜已经进入始盛期,正值油菜菌核病防治关键期。田间地头,科技特派员分析虫情,无人机同步开展飞防,筑起科学春管防护网。
防治中,科技特派员根据苗情与虫情开出指导意见,无人机飞手在智能设备上设定各项参数。手指轻轻一点,无人机便沿着预设的精准路线在空中自如“挥洒”,完成喷撒后自动飞回。
“今天用于统防的这款P150PRO无人机非常智能,我们只需要一台手机,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操作。”松滋市智科农服专业合作社无人机操作员沈朋介绍。
与传统人工施药方式相比,植保无人机优势尽显。它用时短、效率高,不受复杂地面环境的过多限制。技术人员通过精准操控,让无人机作业灵活敏捷、定位精准无误、覆盖范围广泛全面。
“我们合作社今年种植了近千亩油菜,去年的菌核病防治需要两台无人机、两天时间才能完成。”松滋市智科农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天敏高兴地说,今年采用了两台新款无人机,只需要6个小时,就能完成1000亩油菜田的作业。
据了解,自今年全市春耕春管工作启动以来,市农业部门积极作为,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共派出171名科技特派员深入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现场指导,投入农用无人机350台、其他各类农机具1000余台(套)开展春耕春管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耕整田地面积达6.2万亩,植保面积约24万亩。